前不久,陕西省揭穿了一个假新闻。它的被揭穿,颇具戏剧性。
1999年4月1日,陕西×报在其“社会大视角”专刊的头版头条刊发了陕西省商州市腰市镇张村党支部张宏等10名党员二十年如一日抚养孤儿杨狗娃的消息,同时,报上还随文发了照片,署名:“文并摄影/邹绍信”。
时隔不久,4月15日,西安×报的头版头条也刊发了相类似的消息。所不同的是,文中的孤儿杨狗娃成了23岁,住址也变成了商州市腰市镇北张村。该文署名:“董涛”。
尽管邹文与董文在一些诸如年龄、地点、学校、职业等细节上有所不同,但基本事实是一致的,互相印证了发生在秦岭深处的一个感人的事迹。
陕西电视台筹办“七一”晚会,看中了这两条消息所包涵的意义,准备将张宏和杨狗娃等人介绍给电视观众。
由于晚会是由陕西省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,导演张为民便向省委组织部作了汇报,组织部十分慎重:“这事迹没有层层上报,不宜宣传。”张为民想不通,再一次请示。组织部又表态:“经查,这事严重失实,不宜宣传。”张仍不想放弃这个素材,继续向省委组织部请示。最后,组织部十分明确地告知:“经核查,根本没这事儿,消息纯属捏造。”
尽管省委组织部的态度坚决、结论清楚,张为民还是不甘心。他想办法搞到了两个作者的通讯地址,用电话进行了联系。董涛是商州报的工作人员,得知陕西电视台要核实自己的文章,避而不见。邹绍信则与电视台互通了电话,自称是陕西×报社驻商洛记者站的记者,信誓旦旦地说:“报道完全属实,人民×报都发出去了!”电视台的同志问:“听说省委组织部委托当地的同志在张村召开了座谈会,核实此事?”“胡说,他们根本就没有开会!”电视台的同志再问:“核实的结果,说你的报道是捏造的?”“胡说!我的报道咋会是捏造的!”电视台的同志继续问:“你的报道没有董涛说的党员给杨狗娃各出资400元的话呀?”“董涛那是胡说哩。那钱不是党员个人拿的,是村提留付的!”
邹绍信言之凿凿,连着三个“胡说”,电视台的同志不由得疑惑起来:“省委组织部是不是搞错了?”不由分说,导演张为民约上副导演赵静波,驱车直奔商州市。在该市的腰市镇北张村(邹文说是张村),他们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宏。张宏一口否认道:“就没有杨狗娃这人,也没有抚养孤儿这事。”张为民还不死心,又找了好几个党员,说法均与张宏一致。张为民彻底死心了。但有一个同志提出:“是不是把别的叫‘张村’的事儿安到这儿了?”张为民急忙打听:“你们商州市有几个‘张村’?”答:“3个!”于是,电视台的车又奔向另外两个张村。结果,还是如同这个北张村一样,既没有叫杨狗娃的,也没有党员抚养孤儿这回事儿。
至此,晚会的主创人员只好在佩服省委组织部工作扎实、细致、认真、负责的同时,将原先设计好的晚会节目撤了下来。原来,晚会根据这两条消息设计了一个歌颂党“爸爸”、党“妈妈”抚养孤儿的版块,其中歌曲《恩深似海》的创作任务交给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团长、著名词作家陈彦。陈彦是陕西省镇安人,与商州市同属商洛地区。他为自己的家乡出了这样感人的事迹而自豪,秉烛达旦,写出了一首饱蘸心血、充满感情的歌词,还告诉要好的朋友,准备拿这首歌参加“五个一工程”的评选。当他得知报上的文章是假新闻后,十分生气:“怎么会是这样?”
省、市党报出现如此影响恶劣、后果严重的假新闻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。笔者于日前专程赴商州市采访。采访中,搞清楚了邹绍信的身份:他是自由撰稿人,并不是陕西×报社驻商洛记者站的记者。陕西×报社负责人介绍说:邹早先是该报社聘的特约记者,好几年了,再没有聘过。陕西×报社驻商洛记者站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个说法。
随后,笔者找到了董涛,他十分干脆地承认自己的那篇文章是照抄邹文的,根本就没有下去采访。笔者十分惊奇:“没采访怎么写消息?”董说:“我想着陕西×报都发了,还配有照片,没啥问题!”笔者又问:“现在你对这问题咋看?”董说:“没采访我就写稿是不对的,已经向报社和西安×报写了检讨。”笔者问,既然你照抄的邹文,怎么有一些地方与邹文不一致呢?董说:“噢,那是我疏忽了,反正也是无关紧要的地方嘛。”笔者再问,你是否认为写了一条假新闻。董说:“我的文章还有40%的真实性。”问:“怎么有40%的真实性?”董说:“照顾孤儿这事儿有,但他不是4岁失去父母的,而是七八岁;也不是家中没亲人了,而是有个哥……”问他说这话的根据,董说这是他电话采访张宏时张宏说的。
笔者找到邹绍信,邹仍说自己是陕西×报的记者。他与董一样也说事情确实有,就是写时有所夸大而已。笔者问:“杨狗娃人在不在?”答:“你们找不着人,他结婚后就到新疆打工去了。”又问:“那他的3间房子呢?”“让给他的表哥了。”“家电维修部不办了?”“不办了。”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既然村里干了这样的好事,电视台找到村里,张宏为什么要否认呢?”邹回答:“村里干部乱卖宅基地,怕土地局查处,所以躲着不想见人,更不想在电视上露脸。”笔者说,你能不能陪笔者去找一下张宏,核实这些问题,澄清你的说法。邹以最近有事太忙而拒绝了。
事实真相究竟如何?在商州市委组织部、宣传部同志的陪同下,笔者来到了腰市镇。村支书张宏不在,镇长李建华和笔者一起找到了包括北张村村委会主任张建良在内的6名共产党员。大家仔细看了笔者带去的报纸,异口同声地说:没有杨狗娃这人,也没有抚养孤儿这事儿。笔者要他们辨认照片上的人是谁。大家又是异口同声:照片上的新郎他们不认得,新郎周围的人也不是他们村里的。
笔者了解到,北张村173户、680多口人中,姓杨的7户,没一人是孤儿;全村没一人在3月20日这天结婚;年初有一个结婚的,但其父母健在,场面也没有照片上这么红火;村里更没有到新疆打工的……笔者还了解到,村里14名共产党员有8名与8个特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,只有一个特困户姓杨。这个名叫杨顺堂的特困户今年已经40多岁了,儿子十六七岁,正在上学。村里对他的帮助是用资金扶持他养猪。
李镇长介绍,这个村是商洛地区和商州市的先进党支部,扶贫帮困的成绩很大,事迹很多,不至于用那种子虚乌有的东西来宣传自己。张宏则在电话里对笔者说:“看到陕西×报‘社会大视角’后,我十分生气,找到邹绍信,和他美美吵了一架。”笔者问:“为什么要吵?”张说:“啥不能写,非得写这?没有的事,不是叫我丢人吗?”显而易见,邹文与董文纯粹是胡编乱造、无中生有。事情暴露以后他们极力掩盖真相,继续编造谎言。
采访中,商州报的主编麻斌峰告诉笔者,他们派人下去调查时,发现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,所以理所当然地对这样的消息说了“不”。
商洛日报与商州报一样,对邹、董炮制的这条消息也进行了抵制。笔者问总编张中山:“你们为什么没有发?”张说:“这种东西,一看就是假的!”话里有话,意味深长!
陕西电视台筹办的一台晚会戳穿了一个假新闻,并引出了邹绍信多次制假的历史。它昭示我们,办报要讲政治,再不敢为了追求所谓轰动效应而不管三七二十一了!